携号转网来了!中国移动真的会被打垮吗?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8-12-28
阅读量:3952
近日,有消息称工信部将于12月1日正式启用携号转网新流程:新流程用户只需要短信就可以完成咨询和申请,不用本人亲自去运营商的营业厅办理申请! 这次流程优化会在湖北、云南、天津、江西、海南等5个地区试点,预计最快在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 本次新流程的启用,除了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讨论。不少人都认为携号转网对中国移动是利空,甚至将对目前通讯市场的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原因是中国移动用户数量领先太多了,当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留原有号码更换运营商,联通和电信更容易依靠携号转网完成反挖,抢夺用户! 因此,携号转网新流程启用后网上不少的讨论,将会有大量用户放弃中国移动转出,一部分人甚至表示,携号转网将成为压垮中国移动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携号转网早已开放试点多年,说实话,目前的情况和技术条件,携号转网还无法帮客户自由切换选择运营商。要知道,本次只是优化了受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和阻碍并没有解决。 具体的阻碍这里先不分析讨论,我们假设在未来几年后携号转网足够成熟且在全国范围开放,真的会打垮中国移动,颠覆市场格局吗? 其实,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01 最庞大的用户群。 这么多年来,中国移动一直处于国内第一的强势地位,先说移动用户,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比电信和联通加起来还要多。 宽带用户方面,依靠绝对的价格优势和执行力,也在今年成功反超电信成为国内第一大宽带运营商。 那么,中国移动在用户规模和新增用户数方面均高于竞争对手难道真的是偶然,难道只是因为携号转网没有全国开放? 当只有几个用户选择,可以说他们被忽悠了,但每月高于对手上百万的新增用户,就是市场理性做出的选择!要知道,新增用户是有权利选择任何一家运营商的。 用户基数大确实更容易流失一部分用户,但移动也不傻,市场会推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政策,届时即使有少量用户流失,也损害不了根基。 02 服务质量和网络品质的优势。 我们经常吐槽移动这不好那不妥,但有一点必须承认,综合各方面来看,中国移动信号的稳定性、网络速度、覆盖性更优,因为中移动在网络基础建设投入更大和技术投入更早,尤其在4G时代具有时间窗口优势,这也是移动能拥有如此多用户的关键原因。 在个人看来,对比其他运营商,中移动优势最为明显的就是服务质量,有些时候,我甚至认为,只有10分才是满意服务的理念对员工来说是不是过于苛刻了?而且,近几年对服务优化的投入还越来越大... 网络上,中国移动被用户吐槽最多的是流量资费,这也是大家认为携号转网会让中国移动流失大量用户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降费提速的措施不断推进,未来几年运营商的资费估计就不存在差异,资费可能也不再是用户关注的问题。 03 高价值和宽带用户不会流失。 高价值用户大部分是商人、官员,高级白领等,大多是早期忠诚度较高的移动手机用户,以前我们会把全球通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 对于他们来说,更在意的是品牌、服务、网络品质等等,况且,他们的话费大多是公费支付,不会花时间去折腾更换和改变长期的习惯,这点从前期携号转网试点的数据可以看出。 除此,还有一群用户不会流失,那就是宽带用户,我们都知道,这几年中国移动占领了7成以上的宽带用户市场,这也间接帮移动绑住了一大批用户,而且,移动宽带用户还在继续高速增长... 所以说,即使开通携号转网,中国移动会有一部分用户流失,但绝对不会产生伤筋动骨的影响。 所以,携号转网将压垮中国移动的猜想不太现实。 04 其实,决定用户最终的选择并不是是否开放了携号转网,应该是运营商的综合服务能力,包括网络品质、服务水平等等... 说实话,比起携号转网对市场格局带来的影响,蛙哥更关注的是,携号转网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毫无疑问将体现在一线的任务指标上,前线的用户争夺也将空前激烈。 可想而知,很多一线员工的压力也可能随之越来越大,这样一个局面,对于运营商员工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 在这里,只期待到时我们可以有更合理更高效的方式去完成任务指标,也期待所有的付出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